微博注册“微博电商”商标,当年不要的电商现在又捡起来
发布时间:2022-10-07编辑:巴古特阅读(347)
3月24日,微博成为第6只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摘牌的中国股票,同时也陷入了互联网公司毕业生问题的争议之中。
但近日,据披露,北京微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多项“微博电子商务”商标,其国际分类涉及通信服务、教育娱乐、广告销售、科学仪器等,目前状态正在申请中。
看到“微博电商”这个名字的那一刻,总有一种让人想起十年前,那个移动互联网的航船在那个时代缓缓扬帆,毕竟微博电商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。
事实上,微博从2011年就开始进军电子商务领域,当时微博的用户从13.8%增长到近2亿,占互联网用户的40.2%。
这也促使微博开始考虑商业化,并在同年成立了商业产品部。
然而,随着企业微博和微博销售计划的实施,微博的自营电商业务最终陷入了沉寂。
2013年,在微博发展困难的时候,获得了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,与淘宝达成战略合作,成为阿里巴巴引导淘宝电商的一环,吸引了大量淘宝商家来到微博。
微博和淘宝合作的巅峰是2015年的微商峰会。
当时,微博计划与阿里巴巴、微买等合作伙伴合作,打造以兴趣为导向的移动社交电商平台。
微博CEO王高飞甚至在活动中喊出了“请忘记你(微博)是社交产品”的口号。
虽然当时口号响亮,但事实证明,在微博与淘宝三年战略合作的最后一年——2016年,微博的电商业务,也就是阿里带来的营收,从微博首次盈利的2013年第四季度的2850万美元,下降到了2016年第二季度的1280万美元。
据当时微博内部人士透露,与淘宝合作关系结束的同时,电子商务项目也从微博的核心战略中退出。
此后,微博电商已经进入了“小”阶段,基本只是用来展示商品的“微”窗口,并采取商品在领域内的垂直V来维持电商的存在。
2020年,看到抖音和快手开始积极探索电商业务,微博坐不住了。
当时还推出了“微博店”,为想通过电商变现的用户提供系统的管理和陈列店、电商内容激励、店铺购物补贴和返利激励计划。
此后,在2021年,微博也宣布推出网店扶持政策,宣布将重点扶持千万网店,打造电商博主垂直领域特色,并给予百亿流量扶持和1亿现金激励,为优质创作者提供专属政策和权利。
然而,这项政策最终被证明是一堆噪音,而不是多大的水花。
然而,微博电商一直没有做,与其说是因为微博的能力有限,而是因为微博主动选择了放弃电商。
当时微博的电商业务虽然表面上是做电商,但实际上是在吸引淘的电商平台。
当时,微博创作者激励计划基本公开支持“流量独大论”。
毕竟,阿里巴巴的电商模式不是卖商品,而是向平台上的商家卖广告,这使得它几乎总是需要外部流量。
因此,阿里巴巴自然希望微博成为淘宝电商的流量来源,建立一个可以在微博上无缝接入的社交电商体系,而微博则可以作为平台和引导方,直接从电商的收入中分成。
当然,微博并不愚蠢。
引导淘宝平台的流量,显然是一种只顾眼前而放弃未来的行为。
而微博是一个面向所有半熟人甚至陌生人的开放平台,是几乎具有最强媒体属性的社交网络。
电商元素的泛滥无疑会极大地影响社区氛围。
总之,阿里巴巴只是想用流量巨大的微博作为其电商平台的“工具人”,但微博不愿意破坏平台的基础。
当时,微博站在移动社交和大众媒体的交汇处,自然不希望电子商务过度